鲸鱼有哪些生活习性,具体有哪些特点和喜好
以蓝鲸为例:
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,使水质十分肥沃,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。而密集的浮游生物,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。蓝鲸的胃分成四个,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,所以胃口极大,一次可以吞食磷虾约200万只,每天要吃掉4000-8000千克,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,就会有饥饿的感觉。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,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,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,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,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。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,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,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,能扩大又能缩小,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,然后嘴巴一闭,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,滤下小虾小鱼,吞而食之。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、小鱼、水母、硅藻,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,相形之下,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,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,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,主食磷虾(krill)。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-5吨食物。摄食时游速2-6千米/小时,洄游中5-33千米/小时,被追逐时最大20-48千米/小时。一般进行10-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,浅潜水间隔12-20秒,深潜水可持续10-30分钟。喷出雾柱狭而直,高6-12m。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,蓝鲸所吃的这类浮游生物因海洋区域不同而属不同的物种。在北大西洋,北方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。而在南极,南极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。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,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深水(超过100米)觅食,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。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为一般为10分钟。潜水20分钟并不稀奇,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是36分钟(西尔斯,1998年)。蓝鲸捕食的过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,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。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,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。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后,蓝鲸吞下剩下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。
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,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,用肺进行呼吸,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,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。这样大的肺容量,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,大约每隔10-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。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,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。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,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,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,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,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,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,远远望去,宛如一股海上喷泉,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,人们称之为“喷潮”。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、喷潮的高度和形状,来确定它的位置。蓝鲸生活在各大洋中。中国海域极为少看到,黄海和南海曾有出现过蓝鲸的记录。它潜水一般不超过100米,但有的个体可潜至500米深,潜水时间可持续10-20分钟,随后是连续8-15次喷气。
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,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,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,然后迅速潜入30-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。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,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,可能是在做游戏,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,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。
虽然有人曾见到50-60只蓝鲸成群活动,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,大多数是孤独的,或仅有2-3只在一起活动。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,一起游泳、潜水、觅食和呼吸,宛如鸳鸯,形影不离,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。3只在一起的蓝鲸,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,雄兽尾随其后,相距大约3米左右。
鲸鱼的活动方式
鲸鱼靠的是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,利用的是前端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,并控制前进的力量和方向。有些鲸鱼背部上端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,有些没有。
鲸鱼
鲸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,它既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,又具备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生理构造。
鲸鱼用肺呼吸,在水面吸气后便潜入水中,可以潜泳10~45分钟。另外,鲸鱼体内有储存氧气的特殊场所。
鲸类跃水往往是进食、伸展、求偶、娱乐、被其他鱼类追逐,或针对捕鲸者的一种挑衅行为。
1、为什么雄鲸会不停地追逐雌鲸?
因为雄鲸处在发情期,想和雌鲸交配,所以会不停地追逐雌鲸。
“林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”的含义是什么?
“林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”这句话,其实“改编、扩展于”李白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 中的“树深时见鹿 ”这句诗句,原本是对景色的描写,但被改之后,在我看来,它又有了几层意思如下。
01、林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
它的第一层意思,和李白原诗句“树深时见鹿 ”一样,是某人对某个具体场景的描述。表达着在某时某地的某种遇见。不管当时的心情如何,也不管是不期而遇,还是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”,反正总之,是见到了,而已。
02、鹿和鲸
鹿和鲸,一个在陆地,一个在海洋,他们的共同特点是,都很有灵性,而且都不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想见就能见到的生灵。但人各有志,如果那个人对“鹿和鲸”本身并没有多期待,看见了对他来说也只不过是增加了一点新奇的景致而已,那其实和第一层的意思差不多,也是简单的看见,而已。不过,如果那个人所见到的“鹿和鲸”,恰好是那个人一直苦苦追寻最想要见到的人生最美好,那么“那个人人生的快乐想必莫过于此!”。因为这时的遇见就不单单是视觉上的看见,而是心灵上的相逢。
所以,在答主看来,这句话想真正表达的意思是第二层,也就是这句话中的“鹿和鲸”是寓意着人最期待的最美好的,而不是单单只遇见了什么。
03、深和蓝
但是,很多最美好的愿望并不是那么好“见到”的。“林深时见鹿”中的深,和“海蓝时见鲸”中的蓝,在某种程度上,成了能见到鹿和鲸的必要条件,通俗点说,如果当林不够深,或者海不够蓝的时候,即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见,很大可能也是见不到的。王安石的《游褒禅山记》中说:“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”,简单说就是,这个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东西,往往要经历过“险、远”,才能够看见。想要达到那个目标,往往是需要向着“林深有鹿”、“海蓝有鲸”的方向不断地修行自身、不断前进,才能逐渐向其靠近的。
比如读书,很多人觉得读书没有意义的,但很多大师绝不会同意这样肤浅的观点,因为他们在书的森林和海洋中,已经和“鹿和鲸”成为好朋友了。
04、深蓝之外
但是人生的情况更复杂,有些“鹿和鲸”,尽管被人们无限期待,也朝着她的方向不断努力,可就是始终见不到,仿佛欠缺了一点幸运。那么这层意思给我们的些许启示是,是不是方向错了?是不是努力的程度还不够?那个“鹿和鲸”是真的见到好,还是一直放在心里比较好?当这些问题弄清楚了,我们就知道了,是该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身以期和那个最美好相遇时,自身是匹配的;还是说,猛然发现一直追逐的“鹿和鲸”原来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,需要重新寻找心中的“鹿和鲸”再重新出发。
以上,就是我对林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”是什么意思的,一些理解。
只,每天要吃掉4000-8000千克,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,就会有饥饿的感觉。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,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,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,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,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。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,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
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,并控制前进的力量和方向。有些鲸鱼背部上端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,有些没有。鲸鱼鲸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,它既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,又具备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生理构造。鲸鱼用肺呼
0万只,每天要吃掉4000-8000千克,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,就会有饥饿的感觉。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,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,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,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,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。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,嘴巴上的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