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清玄︱家中18个兄弟姐妹,自幼贫寒,却活出了幸福
图|来源网络
前几天,听闻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的消息,非常震惊,一直想写篇文章纪念一下他,1953年出生的林先生,享年才65岁。
但看看他的一生,17岁开始发表自己的文字作品,20岁就出了第一本漫画书,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,40岁完成“菩提系列”著作,至今仍是“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籍之一”。
他被誉为“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”之一,曾经甚至用他优美而充满哲理的文字感化了杀人凶手,这样诗意的人生,不留遗憾。
去世前一天,林清玄发了一条微博:
“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
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
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
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
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”
正如他的文字,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,林清玄用文字撑起了生活,用写作织起了梦想,用那淡入清茶却智慧有力的文字开始创造自己的世界。
林清玄从小家境贫寒,家里又有18个兄弟姐们,很多人会很奇怪,林爸林妈可真能生啊。其实,是因为他爸爸有2个哥哥,在战争年代被征去打仗了,最后只有林爸爸一人回来了。
那时候2个哥哥已经有了13个孩子,加上林爸家后来又生了5个小孩,所以爸爸就把哥哥家的13个孩子一起领回家里养了。
那个年代有口饭吃就已经不错了,如果家里人多一些就要问隔壁邻居借米了,更何况18个兄弟姐们,要想吃饱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童年在林清玄的记忆中就是:从来没有一天吃饱饭。
就是在这样贫困的家庭环境中,林清玄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: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作家。
这个梦想还曾被自己的父亲给嘲讽,林清玄记得父亲当时听他长大要当作家就给了他一巴掌,说了一句:“什么写写字人家就会给你寄钱啊!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啊!如果有的话我自己先去干了,还轮到你啊!”
幸好母亲真的很支持他,哪怕是精神上的支持,也足以让一个孩子能够坚持下去。
母亲告诉他,写东西要有趣多一点,辛酸少一点,如果有辛酸的话也要自己扛下来。因为写给别人看的东西要给人启发,让人充满希望,而不是别人看了你的文字就想跳下去,那就没有意义了。
这位朴素的母亲虽然没什么文化,但她的善良和对未来的美好信念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。
最后家中的18个兄弟姐们全部上了大学,林清玄又成了家中最有出息的一个。
我当时看到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慨,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林清玄当年真的好太多了,每顿饭不仅吃的好到不能再好,而且住的环境,周遭的一切,我们所在的时代都比过去好太多了,但现在真的连养1个孩子都太费劲了。
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亲子家庭日的活动,我当时刚失去老二,有一个妈妈就安慰我千万别要二胎,那是得整死自己的节奏。
她家里住的是复式的房子,老公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,年薪至少是百万的,还有3辆好车,我当时就说这么好的条件真的可以多生几个。
她当时就向我大叹苦水,说家里一个孩子现在就叛逆的不得了,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就是伺候这个小祖宗。
老人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,她呢经常去打听各种辅导机构,双休日不仅都在各大培训机构奔波,回家还得辅导孩子的作业,不然光靠机构学习也不行。
小祖宗还不太爱学习,一空下来就想着玩,到了学习的点还收不住,每次都要吼半天才肯坐下来做作业。
她说她其实也想有自己的生活,也想出去和闺蜜聚会,健身瑜伽下午茶,但只有这一个孩子,将来要是没出人头地,也算是白忙活了。
我看看她疲惫的状态,也只能笑笑。
其实每天我的朋友圈,育儿大V的文章中都会充斥着各种吐槽二胎妈妈把自己活成狗的文章,我老公每次看到都会血压突然升高,然后赶紧收了二胎的念头。
但当我看到林清玄讲述自己童年的时候,我突然明白了,不是孩子把我们整成狗,而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整成了狗。
很多时候孩子的智力发育期并没有到这个时间点,但为了应试,为了冲刺好学校,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,我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。
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我要让孩子学写字,4岁的孩子其实手指是无力的,连握住笔的力气都是没有的,我和他爸却以为他不好好学写字,买了专门的握笔器,还有写字本,每天盯着孩子学写字。
但当时他真的不行,后来写不好自己都不想写了我们就放弃了。
但一年后,有一天,我突然看到小孩子自己拿着笔在一张纸上不停的写什么,我过去一看,妈呀,居然把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全部写出来了。
而且自己写的还非常乐呵,我过去问要不要休息一下,他头也不抬继续写。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真的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,那个叫“拔苗助长”。
我记得有一位老师说过: “人要有一些饥饿感,那个时候会滋长出丰盛的心灵。”
相信林清玄的母亲当时并不知道这么高深的道理,但她却能尊重孩子们的内心,用自己的爱去滋养他们,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,刺激出了孩子们心智的清醒。
有人说林清玄的文字除了优美其他没什么,但就是这种“没什么”滋润了很多人的心灵,让人们感受到在浮躁烦恼的世界里,还有一种美好,生活还很有希望,这便足以。
还有人说林清玄运气好,他写的稿子总能被选中拿去发表。但不知道,所有的“运气好”背后都是努力和时间的积累。
林清玄14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,和他想的不一样,父母知道后没有难过,反而开心的不得了,因为家里终于可以少一张嘴吃饭了。
离开家乡后,林清玄为了养活自己开始了打工之路。他做过码头工人,扛过木材,摆过地摊、当过餐厅服务员、在洗衣店里做过熨烫工,后来还做起了屠宰场的屠夫。
因为做屠夫的工钱要比其他工作的钱多一些。但每天回到家里,把手洗干净之后,林清玄没有忘记一件事,那就是:写作。
因为他从小发誓要当作家,因为家里条件不好,所以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,否则誓不为人。
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梦想,几十年来,林清玄每天从未间断写作。开始每天写500字,后来每天写1000字,再后来每天可以写3000字,至今不断。
记得有一次去上一位营销大师的课,他在谈起自己当时写书的过程,自叹苦不堪言。当时因为每天还有繁重的培训工作,但出版社催着要交稿,每天下了班只能硬着头皮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击。
后来他实在觉得有点坚持不下去了,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“写书中,21天内未写完自罚3000元,见着有份。”
就这样他硬着头皮把书写完了,但说起出书以后,自己写东西的时间真的就少了,真的没时间么,挤挤倒也可以写一些,但有时候就是懒了,找个借口就不写了。
所以能从一个贫穷的农村走出来成为一代文学大师,真的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,正如林清玄自己所说: “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,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,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。我刚刚讲到我小时候那么穷,可是我八岁的时候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个成功的、杰出的、伟大的作家,自己每天鼓舞自己。”
只要有这颗想飞的心,真的可以做成很多事。
很多人会问365天都写,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啊!但真的想写东西,就会开启内在观察世界的心。
林清玄曾经在《煮雪》中写到:“斯时斯地,煮雪恐怕要变成一种学问,生命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根据雪的大小、成色,专门帮人煮雪为生;因为要煮得恰倒好处和说话时恰如其分一样,确实不易。”
所以看看他的文章很多都是粗茶淡饭,就连一只蝴蝶,一朵花开,一澄清水都会让他创意大发,就像他自己说的,就算在大街上乱走,也会看到很多好的题材可以写。
所以真的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失去那个梦想,梦想够坚定,行动够持续,真的会实现的。
看看林清玄的这些文字,
“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。”
——《人生最美是清欢》
“相识的时候是花结成蕾,相爱的时候是繁花盛开,离别之际是微风落在抖颤的黑夜。”
——《玫瑰往事》
“如果心水是澄净的,那么就日日是好日,夜夜是清宵。”
——《水终有澄净的一天》
真的很美好。
在一次演讲中,林清玄提到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都那么美时,他提到一个词就是:幸福开关。
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个幸福的开关,很多人觉得不幸福只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幸福开关没有打开,当这个幸福开关被打开的时候,看到身边的每一个细小的事物,都会觉得很幸福。
林清玄当时讲了一个故事。
有一天他在村里走,看到围墙边蹲着一个小孩,脸上一直露着幸福的笑容。
他跑过去一看,原来这孩子是在打嗝,他旁边还放着个空瓶子,原来这个孩子是第一次喝汽水,一口气喝了一瓶,喝到了打嗝,但就是打嗝,他也觉得好幸福啊!
当时林清玄就觉得幸福无关大小,只要心中的幸福开关打开了,就连蹲茅厕都会觉得人生是如此的美好。
前几天我一直在想自己生命的两个版本,一个是腹黑版,一个是光明版。那个腹黑版就是满眼看到自己的世界充满了痛苦和恐惧,任何事情都能让我放弃活下去的念头:
孩子不听我话;
婆婆烧好了饭居然没叫上我;
老公说了我两句;
同事早上从我身边走过没跟我打招呼,一定是讨厌我了;
我写的文章被人骂了;
今天写不出东西了,痛苦;
客户难搞,不想干了;
……
所有的一切都充斥着:我想骂人。
而另一个光明的版本就是
每天跟孩子,跟老公,跟婆婆好好说话,不管他们怎么对我,我都对的起自己,对的起别人;
每天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,比如写作、看书上;
写好每一篇文章,不管有没有人看,总会对一部分人有用;
每天都太美好了,每天都有新的可能性;
我的未来充满希望;
……
当我看到另一个版本的世界,我觉得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幸福,既然可以好好的活,那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要把那个腹黑版扔掉,自己掌握好幸福的开关。
其实幸福的开关也是情绪的开关,如果自己正面情绪的开关被打开了,你就会幸福很多,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也会多一点,对他人的祸害就会少一点。
林清玄说自己能写出这么美好的文章,就是源于自己把幸福的开关打开了,这还让他觉得贫穷其实是他的宝藏。
他觉得穷人每天都能睡得着,有钱人每天要担心自己的钱反而睡不安稳,自己没钱,也不用担心别人来偷,反而睡的踏实。
而且穷人每顿饭都吃的香,自己小时候这么苦都熬过来了,现在吃每顿饭无论吃什么都是香的。
穷人还不怕穷,就算自己现在人生遇到了挫折,大不了背起麻袋重新回家乡种地,也不过如此。
有这样豁达的心,才能写出如此唯美的文字,这样的心,就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也可以仰望星空,洞见宇宙中、人世间的爱恨情仇。
最后,送上一段我最喜欢的《人生最美是清欢》的片段:
清欢是生命的减法
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
回到最单纯的欢喜
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
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
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
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
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
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
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
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……
人间最美是清欢:林清玄语录
林清玄的文章,那么智慧那么美好。
虽然我没有可以完整读过大师的书,因为这几年都没有看书,我只用碎片时间听书,听过大师的几篇文章,文如流水,语似暖阳,如同参禅,优美的文字带着对世间思考的禅意,总让人受益心清。
2019年1月23日,那位说着:“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,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。”的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因心脏病去世,享年才65岁。
先生离去,但文章永耀。
记得听过他少年成名的经历,很曲折很励志。
他8岁开始写作,17岁开始出书,30岁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作家大奖,被誉为“当代八大散文作家”之一。
小时候,他和父亲说,自己长大要当作家,却被父亲一个耳光扇过来:没出息!
对父亲来说,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,怎么可能孩子会成为作家呢?得不到父亲的理解,十几岁的林清玄早早自己离开了家。
在那个年代,想要靠着写字养活自己,这谈何容易?
于是,在陌生的大城市里,他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写作,码头搬运工、屠夫、酒店端盘子,你能想到的脏累差的职业,他基本都做过。
白天工作一天,夜里就写到下半宿才敢睡觉。
母亲是他的生活里,唯一支持他写书的人,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,母亲曾告诉他:
“别人看你的文章,是想要从中得到安慰、智慧和启发,而不是读了后想要跑到窗口跳下去。遇到辛酸的事,棉被盖起来哭一哭就好了。”
就这样,17岁那年,他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,出版了自己第一部作品,一代文学大师就此诞生。
生活,说白了就是一个清晰认识自己并坚持不放弃的过程,只不过坚持走到最后的人,没几个。他成功了,因为他做到了。
林清玄先生有段话: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。常想一二,不思八九,事事如意。”
这段话至今都被无数人当成至理名言,珍藏在自己心中,每当遇见糟心事,就拿出来开导自己。
林清玄先生说,自己这一生没什么太大的梦想,只是希望能像母亲说的那样,依靠自己的文字,让大家过的舒服和看开一些。
他不指望能靠卖书成为富豪,只是希望看过书的人,都能活成乐观向上、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样子。
就像他说书中写的那样:“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”。
就如同后来他说的那样:“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,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,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。”
在他出名之后,曾有姑娘给他写信:“我经常读你的作品,看你的名字,以为你会很英俊,结果看到你本人,很像《功夫》里的火云邪神,真是相见不如怀念,有点失望。”
他并没有生气,反而笑着回复:“相见也美,怀念也美,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脑袋里面的东西,如果你有东西,那你就可以活得很开心。”
如何面对贫困的境遇:
“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,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;
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,而是来自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。”
如何面对人生的坎坷,他警醒我们:
“一个人的心,如果澄净了,就日日是好日,夜夜是清宵,处处是福地,法法是善法,那么,还有什么能迷惑,染着我们呢?”
“今天比昨天慈悲,今天比昨天智慧,今天比昨天快乐。这就是成功。”
如何放过自己、活得开心,他告诫我们:
“人生需要准备的,不是昂贵的茶,而是喝茶的心情。”“平凡温暖的幸福最为难能可贵,我觉得最幸福的事不过是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。 ”“真实的人生却没有人能拿一百分,工作不会一百分,爱情不会一百分,婚姻不会一百分,人际关系不会一百分,健康状况不会一百分……没有完美的人生,才是人生的真情实景;人生永远不变的,就是每天都在改变。”
先生的一生很短暂,但面对死亡,他一直很坦然。
他曾说:“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,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。假如晚上会死,早上我还会在写作,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。”
所以,林清玄先生去世前一天,在微博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:
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
他还说过,“非常精彩地活过的人,才能平安地死。”
于是,精彩活过这一生的先生,平安地走了,走的悄无声息。一代文学大师就此陨落,留下无数经典的作品给后人拜读。
往后的日子里,迷茫的时候,很多人依然会打开他的书,低头翻看几页,就觉得心沉静了下来,或蒙着被子哭一哭,再重新振作起来。
而生活,说到底,不过就像是先生告诉我们的一样——人间最美是清欢。
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,才能活得舒坦和开心;而那些什么都想要的人,最后终究什么都得不到。
致敬感谢大师。
会飞的心
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晴
台湾知名作家、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林清玄骤然去世,我深感疼痛和惋惜。
文学博士刘广涛叹息:“醉过方知酒浓,爱过方知情重,65岁,先生尚年轻,遽然离世,痛哉,惜哉!”
1月22日上午,林清玄还发了一条微博:“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”
我喜欢林清玄的作品。针对大师那颗“想飞的心”,我写了一段“会飞的心”,以此来悼念林大师。
在人世,有各式各样的人,有各种各样的心,大的、小的;重的、轻的;明的、暗的;美的、丑的;善的、恶的……
心会飞,心真的会飞,心是会飞的。
在会飞的心里有太多的小秘密,没人知晓。心会飞的人,有时为会飞的心狂喜,有时为会飞的心困惑;有时为会飞的心高亢,有时为会飞的心沮丧……
当心飞往遥远时,就会产生太多遐想,就会拥有太多神秘,仿佛没了自己。
不过,只要能像风筝连线似的把飞往遥远的心悄悄拽回来,就不会妨碍生活起居,人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人。
人心很奇妙,会飞也会疼。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就心不由己,要飞多高有多高,要飞多远有多远;当它疼起来的时候就不管三七二十一,要有多疼有多疼。
心会频繁飞的人,一定是个追求浪漫的人;心会时常疼的人,必定是个感情丰富的人。心会飞会疼的人,生活虽苦也有甜,苦比别人深刻,甜比别人甘美。
这样的人,生活必是多姿又多彩,且内容丰厚质量高,活的日子也是一倍顶百倍。
对生活体会越深的人,就越容易被感动,无论大事小情,哪怕细微末节,这种人是会把自己提升到一定高度来审视。在快乐时感谢生命,在痛楚时也感谢生命。
愿林清玄大师一路走好!
那个和时间赛跑的人逝世,他赢了还是输了?
就在离开这凡尘俗世的前一天,1月22日,林清玄发出了最后一条微博,留下了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文字:“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 ”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对世界的诺言,那是2017年8月,林清玄来到广州南国书香节与读者交流。他说:“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,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。假如晚上会死,早上我还会在写作。”他真的做到了如他曾说,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告诉世人要永远怀揣梦想面对生活。
看过周星驰主演的电影《功夫》的人,如果也见过林清玄本人或者其免冠照片,一定会发现林清玄差不多就是现实版的“火云邪神”造型,然而其内在却自有星辰大海,出尘脱俗,这种反差,却更增添了其精神心灵之美的魅力。 寻师问道终有愿,持卷聆听再无期。 送别之际,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林清玄的经典言语和他的过往点滴,在那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好里,默默表达永久的感谢、怀念和祭奠。
林清玄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作家,并终生为之奋斗。世人眼中作为作家,他的成功无可争议,30岁就拿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,一生著作等身,很多作品长年热销不衰。然而,对成功的定义,他却别开生面,其睿智豁达让人叹服。他说,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,我会说,今天比昨天更慈悲、更智慧、更懂爱与宽容,就是一种成功。 如果每天都成功,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。成功不只是有名、有钱、有权、有影响力,其实一个人在某一种领域做到极致,即为成功,比如茶圣陆羽。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,我会告诉他: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,你就可以成功 。
林清玄说:一天有24小时,人最好每天有24分钟来静心,把你的心安定下来,放松,就好像听到木鱼在敲响,心如果放松就可以听到那更细微的、更敏感的、更动听的声音,就会看见人生的美。很多人都觉得佛理很难懂,林清玄跟记者说,其实不是这样的。例如说快乐活在当下,佛家也讲究这个。 “当下”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,1分钟有60秒,1秒钟60个刹那,也叫做“刹摩”,一刹那有60个当下,1秒钟有3600个当下,把时间切到很小很小的单位,当下就是永恒。
林清玄好酒,与名动江湖的大侠古龙因为约稿相识相交,早年曾与古龙多次拼酒,到古龙家中常是走着进去横着出来。他在《温一壶月光下酒》写到: 喝淡酒的时候,宜读李清照;喝甜酒时,宜读柳永;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。其他如辛弃疾,应饮高梁小口;读放翁,应大口喝大曲;读李后主,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;至于陶渊明、李太白则浓淡皆宜,狂饮细品皆可。 以诗歌做下酒菜,吾尝独见林清玄。
“纵使才名冠江东,生生世世与君同”。 用这两句诗,林清玄向最心爱的女人成功求婚。他曾说:一个人无论男女,在他20岁的时候,他的成熟只在生理。在这个年龄段与他匹配的另一半,以全世界的人口计算,至少有30亿的人可以合格;人到30岁的时候,情感与心理也成熟了,他这时候的婚姻选择犯错率就会降低很多;而到了40岁,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那一半,可遇而不可求。对于他与前妻的分离,有人追问“这场婚变震动很大,很多人想不通,为什么写的文字这么富有感情,却做出这样无情的事?”他回答:“有两位和尚赶路过河,看到河边有一位女子想过河又不敢下水,大和尚就抱起女子趟过河,然后将女子放下。两位和尚又赶了十几里路,小和尚实在忍不住,就问师兄:“我们是出家人戒女色,可是你刚才为什么要抱女子过河呢?”大和尚听后淡淡地说:“过完河我已经将女子放下了,难道你还没有放下吗?”他还谈到:别人怎么说无所谓,在痛苦的婚姻里人犹如行尸走肉,那还不如走出来。在他的感情世界里,如果一生有一件事可以用幸运这个词,那就是遇到了他现在的太太。这份淡然洒脱,坚定执着,那些总是在过往的泥沼中不可自拔的痴愚世人,是难以理解和做到的。林清玄在《不知多少秋声》写到: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,爱的最后是无尽的苍穹。 不是真爱深爱过后,懂得了爱情真谛的人,怎会有如此通透的感悟呢。
林清玄创作了菩提十本,在书中写禅和佛。他写, 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,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,正是他们停住双脚,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。 在《紫色菩提》中写到:生命里偶然的欢喜、悟、心灵的光,就像鸽子麻雀突然来到我们的窗前,当它们飞走的时候,我只要保有那种欢喜就好了。他还说, 你好好地喝一杯茶,进入一种非常单纯的状态,那里面就有很深刻的禅意。 林清玄喜欢拆字,他说,“禅就是单纯地表示单纯的心”,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,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,不要百般取舍千般计较。因此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启示大家,说在台湾他有位年过八旬的诗人朋友,是位学佛很久的居士,吃饭非常慢, 理由是“不这么吃,怎么知道这一粒米跟下一粒米有什么不同呀”。林清玄在赵州祖庭,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赵州禅师“吃茶去”千古公案的真谛,一碗饭、一杯茶甚至更为细微处体会禅的精神,大有拨云见日的感觉。“为进入这种单纯的状态,你必须要随时保持觉醒。”林清玄敦敦善诱,依然用拆字的方法释疑解惑,说“觉”字拆开是“学习来看见”,觉醒的最后结果是进入一个觉悟的状态,而“悟”字拆开是“吾的心”,那么“学习来看见我的心”才是真正的觉悟。寺庙之所以把饮茶当作一种修行,非常安静而且仪式严格,完全是为创造一种觉醒的氛围,期待着有一天的豁然开朗。
人应该如何选择和面对生活,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面对和解决的问题。林清玄说, 人生如戏却不是戏,没有彩排,不能重来。走好人生路,最重要的是做好现在。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,有人上车,有人下车,没有人会陪你走到最后,碰到了即便是有缘,即使到了要下车的时候,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别,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,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依然心存甘味。在他认识到“道貌岸然的样子,其实内在很空虚。这种空虚会一天天长大,长大到有一天你被这种空虚包围”的时候,读到一本印度的哲学书,书中说一个人到30岁以后应该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,如果没有用来觉悟,那就是在一步步走向死亡。他毅然与朋友躲到山上闭关3年,没有电话,没有来往,完全避开城市。从那以后,他不再穿西装,他说:“我站在水果摊旁边时,会有人过来问我,‘哎,老板,木瓜多少钱?’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快乐和幸福。”孔子说“四十不惑”,林清玄说人生恰如泡茶,经过很多的挫折、很多的失败、很多的烦恼以及浮沉,就可以感慨地说“历经万般红尘劫,犹如微风轻拂面”,我感觉这样才会获得平常心,才可能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。看破人生幻象,他说, 人生需要准备的,不是昂贵的茶,而是喝茶的心情。
在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里,米兰昆德拉写到: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,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。 虽然我们不擅长告别,但告别却以决绝的方式来临。在送别林清玄的时刻,我们或许会反复回想他跟时间赛跑的人生旅程,关于这场比赛,在短暂的生命与无垠的时间对峙中,留下的似乎是一个久远、苍凉和漫长的哲学命题: 短暂能否战胜恒久?
米兰昆德拉还写到: 表面是清晰了的谎言,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。 林清玄也许输给了时间,因为物质状态的肉体退化腐败,生命停摆,而时间依然向前奔流不息;但他好像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,因为即便时间到了尽头,他通过文字留下的精神、思想和美好依然长存不朽。
,煮雪恐怕要变成一种学问,生命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根据雪的大小、成色,专门帮人煮雪为生;因为要煮得恰倒好处和说话时恰如其分一样,确实不易。” 所以看看他的文章很多都是粗茶淡饭,就连一只蝴蝶,一朵花开,一澄清水都会让他创意大发,就像他自己说的,就算在大街
有那种欢喜就好了。他还说, 你好好地喝一杯茶,进入一种非常单纯的状态,那里面就有很深刻的禅意。 林清玄喜欢拆字,他说,“禅就是单纯地表示单纯的心”,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,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,不
的例子启示大家,说在台湾他有位年过八旬的诗人朋友,是位学佛很久的居士,吃饭非常慢, 理由是“不这么吃,怎么知道这一粒米跟下一粒米有什么不同呀”。林清玄在赵州祖庭,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赵州禅师“吃茶去”千古公案的真谛,一碗饭、一杯茶甚至更为细微处体会禅的精神,大有拨云见日的感觉。“为进入这种单
事?”他回答:“有两位和尚赶路过河,看到河边有一位女子想过河又不敢下水,大和尚就抱起女子趟过河,然后将女子放下。两位和尚又赶了十几里路,小和尚实在忍不住,就问师兄:“我们是出家人戒女色,可是你刚才为什么要
午,林清玄还发了一条微博:“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”我喜欢林清玄的作品。针对大师那颗“想飞的心”,我写了一段“会飞的心”,以此来悼念林大师。 在人世,有各式各样的人,